2012/6/5

產銷規劃 (S&OP) part 3


過去有些人把配銷網絡上的規劃稱為DRP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但我認為DRP也應該是S&OP的一部分,因為在配銷網絡上的庫存會是更重要的供給來源之一。因為這些可能都是成品(或是接近成品的kits),所以它們必須要趕快送到終端客戶、消費者的手上,不然當消費者的需求一改變,這些就變成了沒人要的呆滯庫存了。
要管好配銷網絡,其重點是如何管好、取得網絡上的資訊。如7-11的策略是透過多次配送來降低配銷規劃的影響,因為配銷規劃的不準確所造成的短暫缺貨可以在下一次配送(幾個小時之後)補足。但是如果是幅員廣闊、配送不易的地區,這樣的策略就不一定行得通;再者油價的節節高昇也會讓他們開始思考配送的效率。因此配銷規劃的準確、即時性的需要就會逐漸提高,而無法掌握配銷網絡的資訊就沒有辦法改善配銷規劃。
一般的製造工廠、企業營運是透過製造執行系統(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以及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資訊系統來收集作業資料;許多公司非常注重在工廠端的規劃與管理,例如替代料的選用、工單排程、在製品控管、製造成本降低等議題,因此透過MES/ERP加上APS來協助管理規劃。但是在配銷網絡上,因為物品可能在移動、在儲存,裡面有倉庫的管理、運送的追蹤等等,有時候即時性的資訊並不可得或不正確,因此讓配銷規劃的難度增加。
但是配銷規劃往往是對消費者最接近的規劃,因為它關係著什麼時候消費者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產品。又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已經轉變為「new and now」,他們已經不想等待,而且其他的競爭者如果可以推出類似的產品而且更快的送到他們手上,那麼他們就可能會轉向競爭者的產品。
因此產銷規劃中,除了決定如何平衡供給與需求以達到最大的利潤外,也必須要基於配銷的考量來一起規劃,就是基於配銷網絡上,如何分配供給給所有的需求,讓每一個期間的利潤的總和能夠極大化。

建置智慧企業的挑戰:問題與資料的考量

智慧企業的精髓在於如何運用資料回答問題 (決策與行動)。因為機器學習、大數據...等等變成顯學之後,很多企業投入資源學習、鼓勵員工學習相關技術,然後要求員工內部提案或是找外部廠商、顧問來討論、聽取案例,期望找到智慧企業的銀子彈 (silver bullet),甚至採購一些軟體...